《娇红记》取材于北宋宣和年间一个真实的故事,并根据元代宋梅洞小说《娇红传》改编。由明朝孟称舜所写,描述王娇娘和书生申纯的爱情因不被准许而双双殉情的悲剧。《娇红记》所表现的男女青年争取婚姻自由的主题,在元明间的戏曲中曾被反复表现过。但是,《娇红记》没有停留在它以前的爱情作品已达到的高度,无论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或反映现实的深度上,它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闪烁着新的思想的光辉,被列为中国古典十大悲剧之一。......
《娇红记》部分章节书摘:【西江月】醉看花前妙舞,闲听座上新 。繁华冷落尽消除,片晌顿成今古。一段幽魂渺渺,两行红泪疏疏。贞夫烈女世间无,总为情多难负。【满庭芳】王女娇娘,厚卿申子,天生才貌无双。心期密订,彼此系衷肠。笑把梨花掷处,拥炉语,生死情长。姻缘好,分烬断袖,风月两相将。为求亲间阻,天愁地恨,无计成双。更飞红暗妒,屡致参商。帅子豪华慕色,挟家势、强结鸾凰。男和女,情同铁石,并冢配鸳鸯。烈娇娘心择多情种,俏飞红妒阻真欢宠。豪公子强入燕莺群,义申郎情合鸳鸯冢。孟称舜自题云:“天下义夫节妇,所为至死而不悔者,岂以是为理所当然而为之耶?笃于其性,发于其情,无意于世之称之,并有
不知非笑之为非笑者而然焉。”又云“性情所种,莫深于男女,而女子之情则更无藉诗书理义之文以讽谕之,而不自知其所至,故所至者若此也。”借男女恋爱的深......
《娇红记》全文结局:自己的悲剧认为是“前生命悭,今生命凶”。他们思想中的消极宿命观,是造成悲剧的主观因素,也反映了作者思想的局限。娇、申死后化为鸳鸯,上承焦仲卿、刘兰芝化鸟,梁山伯、祝英台化蝶,在幻想的领域里表现人民善良的愿望。但认为生前不能成夫妇,死后却可以美好团圆,往往导致一些在爱情上失望的青年走向双双殉情的道路,这消极影响的一面也必须看到。另外,作品长达五十出,冗长枝蔓,象番兵入侵的一些场次就与作品主题关系不大,反映了传奇家贪多炫博的习气。本剧以题为“古越孟称舜著、陈洪绶评点”的影印本为底本,予以校订、标点,改正了某些错讹和脱漏的文字。
.....本页提供娇红记全本免费在线阅读,喜欢的书友可点击【ctrl + D】收藏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