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雪原》是作家曲波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的长篇小说。2019年9月23日,《林海雪原》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书里所写的是有关于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的过程。着重描写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的传奇故事。《林海雪原》一直被视作“革命通俗小说”的典型代表,并被誉为“新的政治思想和传统的表现形式互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更是整个“十七年文学”发展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小说作品。
《林海雪原》吸引广大读者的一大特色在于它成功地塑造出杨子荣、少剑波等一批个性鲜明而又极具传奇色彩的经典英雄人物形象。其他英雄人物,还有如猛擒刁占一、袭击虎狼窝、活捉许大马棒的刘勋苍;善于登攀,有飞越天堑“绝技”的栾超家;具有超人耐力,能日行百里的孙达德等小分队英雄们。他们都以其生动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富于传奇色彩的战斗事迹,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林海雪原》的故事发生在牡丹江地区,作为故事背景的冰天雪地我是非常熟悉的,我从小在林海雪原之中长大,能深深地体会到作者描摹与刻画的精细、认真,确实遵循“革命现实主
义”的写作路线。读了《林海雪原》你会发现它是雪与火的交织,是寒冷与热烈、斗争与爱情、豪壮与婉约的撞击与融合,“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如杨子荣、刘蕴苍、高波等无论年纪长幼都没有个人感情多方面的展现,他们体现的全部都是自己幼时的仇恨、斗争之中的睿智与集体的不断胜利,在今天看来不算真实,可竟然能让这些人物在文学画廊中有一席之地传唱至今,虽说有后来样板戏的影响,但也是作者刻画人物成功,类似《水浒传》中那些单身的好汉。作为作品主角的少剑波也是如此,高高在上,我只是在他喜欢白茹而不安时才能感到它的真实性。我当然愿意相信现实中有过很多这样的单纯的革命情感,可在今天看来,少剑波的封建思想也是蛮严重的,喜欢白茹但又让白茹干这干那,甚至让意中人把自己的内衣给冰天雪地中受冻的老乡,实在是没有感情,我承认这里面有严格的军队纪律的约束,也知道不应该用现在的眼光要求历史人物,但是还是感觉有些别扭,少剑波身上有道学气,这是历史的局限,甚至现在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人存在。而白茹辛辛苦苦抢救伤员,为革命不断工作,不但因为她党性很强,还因为她像我们一样崇拜英雄,所以爱的卑微。
1958年6月,《林海雪原》以《奇袭虎狼窝》为名,被译成俄文,中国作家代表团出席在苏联塔什干召开的亚非作家会议时,该文是带去的文学作品之一。《林海雪原》曾先后被译成英文、俄文、日文、蒙古文、朝鲜文、越南文、挪威文、阿拉伯文等多种外文在国外出版,并多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和京剧等上映上演,特别是根据小说改编而成的京剧《智取威虎山》,以及由八一电影制片厂资深导演刘沛然根据小说和随部队在东北战斗过的经验拍摄而成的电影《林海雪原》,在全国影响巨大,而小说中“智取威虎山”的情节被改编成京剧以后,更是成为“文革”中颇受欢迎的八部革命样板戏之一。
经过那个时代的人都知道,京剧《智取威虎山》是当时仅有的几部可以看到的比较好看的剧,但看剧的时候,我不知道这部剧是《林海雪原》改编的。几年后才看到这本书,当时是本旧书,很多人传看过的,没有封皮。203首长肯定是女孩子倾慕的对象,而可爱的小白鸽也是女孩子羡慕的对象。还记得203首长写给小白鸽的诗的最后一句,雪乡我心,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很浪漫。杨子荣是个英雄,原型也叫杨子荣,是一个烈士,多次卧底,战功卓著。我一直对卧底英雄很崇拜,智商和情商双高的人才能够做卧底,是提着脑袋在过每一天。男孩子们英雄主义,可能更喜欢杨子荣......
《林海雪原》最新章节:的事迹。我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文学名著,篇中人物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曾深深地教育了我,它们使我陶醉在伟大的英雄气概里。但叫我讲给别人听,我只能讲个大概,讲个精神,或者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可是叫我讲《三国演义》、《水浒》、《说岳全传》,我就可以像说评书一样地讲出来,甚至最好的章节我还可以背诵。这些作品,在一些不识字的群众间也能口传。因此看起来工农兵群众还是习惯于这种民族风格的。但由于自己的水品低,写完以后,感到文词粗劣,所以还远没有达到我的目的。因此,我要求亲爱的读者和文学战线上的前辈提出严格的批评,使我能在将来的业余创作中获得长进。。曲波。1958年9月于昆明.....本页提供林海雪原全本免费在线阅读,喜欢的书友可点击【ctrl + D】收藏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