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 > 现代文学 > 穆斯林的葬礼

穆斯林的葬礼

发表时间:2020-05-15 22:19:00 更新时间:2022-08-07 05:20:55
穆斯林的葬礼
  • 分类:现代文学
  • 作者:霍达
  • 状态:全本
《穆斯林的葬礼》是女作家霍达所著长篇小说,该小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该小说以回族手工匠人梁亦清的玉器作坊奇珍斋升沉起伏为主线,在历史的背景下描写梁家三代人不同的命运变迁,表现了主人公为追求理想和事业,为完善自身素质所发出的蓬勃不息的命运意识。《穆斯林的葬礼》先后荣获建国四十周年北京市优秀文学奖、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长篇小说奖。全书五十余万字,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回肠荡气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的心路历程,以及
在政治、宗教的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着力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文学画廊中前所未有的人物群像,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穆斯林的葬礼》书评:第一次读的时候是在大二,再次翻起这本书的时候已是时隔5年了,每个人的都有自己的路要去走,不论结果如何,就像书中梁玉清老先生一生安分守己、呕心沥血、没有追求过多的利益,把自己的雕玉的手艺做到极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韩子奇视玉如命,为了玉他远赴英国,与妻子和孩子离别整整十年,最后为了玉他抛弃了所谓的爱情,作为一个丈夫它没有做到应尽的责任,作为一个守玉任它的精神的确令人敬佩,作为一个父亲他只能尽自己最大的权利去给予,一个错综复杂的人物,内心是怎样的矛盾,其实到最后他才了解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在浩瀚的宇宙中都是一段历程,而玉的生命是无限,它将永存于世,成为历史,成为国家的宝藏。梁冰玉、新月、楚老师她们敢于爱、敢于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不愿让那么多条条框框去约束他们,而梁君璧,天星以及他的妻子与她们形成鲜明的对比。
《穆斯林的葬礼》创作背景:着眼于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冲突,在中国社会和世界格局的大历史背景下以小见大,通过讲述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以及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融宗教信仰与现实生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人性之美与价值之美于一体,折射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回族既有保持其阿拉伯民族的文化渊源的一面,又有与汉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一面。因此,冰心称“它是现代中国百花齐放的文坛上的一朵异卉奇花,挺然独立”。
霍达说:我在稿纸前与主人公一起经历了久远的跋涉。每天从早到晚,夜以继日,常常忘记了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心都在小说中。当我一个个把他们送离人间的时候,我被生离死别折磨的痛彻肺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深夜。合上书本,久久不能平复,小说中的情节,故事中的人物,活生生的浮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一个家族,60年的兴衰沉浮,几代人的情感纠葛。有执着的追求,有真挚的爱情,有世俗的烦恼,有宗教的信仰,有战争的苦难,有时代的变迁。最终不过是尘埃落定,这人生谁又能真正把握的住,只是清风明月依旧,璞玉珍宝辗转,离别的只有人罢了。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
《穆斯林的葬礼》最新章节:死都不怕了!我相信读者决不会认为我在危言耸听,我相信书中的亡人完全理解我的心。谨将此书奉献给亡故的人们,向他们表达我的怀念之情。谨将此书奉献给我的朋友和广大读者,这是我的心在和你们交流。我等待你们的批评。我由衷地感谢回、汉族的许多前辈和朋友,在我的写作之中给予了热情的关切和帮助。感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朋友们对我的信任和鞭策。他们催稿简直像“索命”,而我甘愿把“命”交给他们。书稿终于完成了,摞起来将近一尺厚。我把她郑重地交给鞭策我、信任我的编辑,请接住她,这是一个母亲在捧着自己的婴儿。1987年9月1日晨。记于抚剑堂书屋。.....本页提供穆斯林的葬礼全本免费在线阅读,喜欢的书友可点击【ctrl + D】收藏此书
更多简介↓
  • 相似题材作品
  • 无相关信息
  • 读者朋友
    • 本站立足绿色健康的阅读环境,如果你发现本书包含有色情、反动等不法内容或者本书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反馈给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