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集》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在1930年-1931年间所写的杂文三十七篇。末附《现代电影与有产阶段》译文一篇。鲁迅于1932年8月将版权售予上海合众书店,同年10月初版。本书收录了鲁迅先生1930年到1931年所作的杂文三十七篇,包括《习惯与改革》,《张资平氏的“小说学”》,《“好政府主义”》,《柔石小传》,《唐朝的钉梢》《知难行难》,《“智识劳动者”万岁》等,末附《现代电影与有产阶段》译文一篇。作者于1932年8月将版权售予上海合众书店,同年10月初版。1933年8月至第四版后被国民党政府查禁,后由合众书店送交国民党图书审查机关审查,将删除的十六篇,改题为《拾零集》,于1934年10月印行。本版与初版相同......
《二心集》部分章节书摘:这里是一九三○年与三一年两年间的杂文的结集。当三○年的时候,期刊已渐渐的少见,有些是不能按期出版了,大约是受了逐日加紧的压迫。《语丝》和《奔流》②,则常遭邮局的扣留,地方的禁止,到底也还是敷延不下去。那时我能投稿的,就只剩了一个《萌芽》,而出到五期,也被禁止了,接着是出了一本《新地》③。所以在这一年内,我只做了收在集内的不到十
篇的短评。此外还曾经在学校里演讲过两三回④,那时无人记录,讲了些什么,此刻连自己也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在有一个大学里演讲的题目,是《象牙塔和蜗牛庐》。大意是说,象牙塔⑤里的文艺,将来决不会出现于中国,因为环境并不相同,这里是连摆这“象牙之塔”的处所也已经没有了;不久可以出现的,恐怕至多只有几个“蜗牛庐”⑥。蜗牛庐者,是三国时所谓“隐逸”的焦先曾经居住的那样的草窠,大约和现在江北穷人手搭的草棚相仿,不过还要小,光光的伏在那里面,少出,少动,无衣,无食,无言。因为那......
《二心集》最新章节:。⒀大骂人道主义的风潮一九二八年上半年,创造社主办的《文化批判》、《创造月刊》上连续发表《艺术与社会生活》、《人道主义者怎样地防卫着自己?》、《“除掉”鲁迅的“除掉”!》、《毕竟是醉眼陶然罢了》等文,将鲁迅作为“人道主义者”进行了错误的批评。⒁指上海明日书店。这里所说的杂志,后来没有出版。⒂“人琴俱亡”晋代王徽之(字子猷)悼念王献之(字子敬)的故事,见《世说新语・伤逝》:“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本页提供二心集全本免费在线阅读,喜欢的书友可点击【ctrl + D】收藏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