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主要是在北京的见闻,这可能是叶灵凤在1957年回北京观光时对新中国的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新中国建设的赞叹;一是主要回忆文人,如郭沫若,成仿吾,柯仲平等,此外还有聂耳,记录了他们的一些逸闻趣事;一是作者的老本行,对艺术的研究心得,如版画,石刻画像,拓印,版本等的考证和研究,足见作者收藏之功底;此外就是作者关于风俗的描写,是作者对于生活的趣味感受。叶灵凤(1905~1975),原名叶蕴璞,笔名叶林丰、L·F、临风、亚灵、霜崖等。江苏南京人。毕业于上海美专。1925年加入创造社,主编过《洪水》半月刊。1926年与潘汉年合办过《幻洲》。1928年《幻洲》被禁后改出《戈壁》,年底又被禁又改出《现代小说》,1929年创造社被封,一度被捕。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参加《救亡日报》工作,后随《救亡日报》到广州。1938年广州失守后到香港。从此在香港定居,直到1975年病逝。......
《霜红室随笔》最新章节:;这种艺术感受上的距离,一般浅见的批评家就用来作为艺术欣赏力、理。解力的高低判断,这实在是错误的。这不过是习惯的差异,不是艺术水准的。差异。香港一般市民对于欧洲现代雕刻作品实在太陌
生了,我们若是随便选。一座中国古代雕刻作品来陈列在这里,无论那形象是怎样的夸张或变形,你。试听听那一派喜悦的赞叹声!。这就难怪摩尔的那位妇人,坐在草地上显得有点寂寞了。.....本页提供霜红室随笔全本免费在线阅读,喜欢的书友可点击【ctrl + D】收藏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