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无战事》作者雷马克,1928年连载于《福斯报》,1929年出版单行本,共分十二章。《西线无战事》一经出版就引起轰动效应,先后被译成29种文字,尤其受到当地青年的欢迎,被认为是一战时期被毁灭的德国青年一代的控诉书。这部小说因对战争本质的深刻思考,奠定了作家雷马克在德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的重要地位。《西线无战事》以一战中西面战线川为历史背景,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讲述了主人公保罗·博伊默尔和同学受到校长坎通列克及其沙文主义的煽动,满怀着狂热的“爱国主义热忱”投人到了这场所谓的“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在持续四年的战争里,他目睹了可怕的伤亡以及战争对人类肉体和心灵的摧残,见证了战争的非人道性。起初的“爱国主义狂热”荡然无存,留下的仅仅是肉体的伤痛和对德国军国主义以及参战目的的质疑。雷马克笔下没有富丽堂皇的军容和壮观的战争场面,只有恐怖、残酷、肮脏的战场。
20世纪初,世界各帝国列强无一不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这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性质的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一战也成为20世纪2、30年代欧洲叙事文学的中心主题。这场战争不
仅伤亡巨大,同时也给西方传统的价值观和心理带来了空前的冲击。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1916年应征入伍,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争中,他受了重伤,战争结束10年后,他发表了描述德国普通一兵战争经历的小说《西线无战事》,一年后其英文版本问世。《福斯报》于1928年11月8日开始连载《西线无战事》,小说连载于12月9日结束。......
《西线无战事》全文结局:起这些年来所饱尝的各种辛酸与痛苦,屈辱与愤怒,依旧历历在目。我并不在乎我是否已经把它征服,但只要它还存在,便总会有一条新的道路,也不管我内心里的那真正的我会想些什么。他阵亡了,在一九一八年的十月。那里,整整一天都出奇的安静与沉寂。也就在当日的战报新闻上,仅仅用一句话做了概述:西线无战事。他死时轻轻地向前扑倒,静静地躺着。像是沉睡在梦乡中一样。当人们把他翻过来时,他的表情那么从容、那么安详、那么惬意,没有流露出丝毫的痛苦与悲伤。毕竟从此一切也都结束了。
.....本页提供西线无战事全本免费在线阅读,喜欢的书友可点击【ctrl + D】收藏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