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大约于公元前571年(周灵王元年,鲁襄公二年,宋平公五年)出生于楚(原为陈)国苦县。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所说,老子即李耳,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郭兰芳在《论老子哲学思想》中写道:老子姓李名聃,是楚国苦县的厉乡曲仁里人,生于春秋末期,曾任周王朝的图书馆长、管图书,是孔子的前辈,曾向他问礼。老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老子》一书里。《老子》,又名《道德经》或《德道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此书共计五千字左右,最初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后来称《道德经》,并分成八十一章,编为上下两
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老子传》全文结局:予了亲切关怀,热情支持。他曾东奔西走,亲自给作者解决写作中的实际困难,使作者得以无忧无虑的安心写作的机会。他不止一次地和作者交谈,鼓励作者努力写作,尽早的把老聃先生的事迹和伟大贡献宣传到全中国和全世界去,为《老子传》的顺利成书做了非常有益的工作。另外,中国鹿邑老子学会会长张景志同志;老子学会副会长、鹿邑县政协副主席潘又泉老师;副教授秦凤翔老师;孙永福同志;王殿举同志;刘明才同志;以及老子学会的全体顾问、全体名誉会长、全体副会长、全体正副秘书长,对此书的写作都曾给了关怀、支持和鼓励。请让我们借此特向上述领导、老师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谢意!。秦新成刘升元。1991年4月于鹿邑。。.....本页提供老子传全本免费在线阅读,喜欢的书友可点击【ctrl + D】收藏此书